阿里云又降價了!
2月29日,阿里云選擇在這號稱28年才會遇到一次的周四,又一次舉起“價格屠刀”。100多款產品、500多個產品規格,平均降價幅度超過20%,最高降幅達55%,涉及覆蓋計算、存儲、數據庫等所有核心產品。
這是阿里云史上最大力度的一次降價,而且新老同享,意味著所有阿里云現有客戶的未履約訂單,也都可以享受新價格。這是所有云服務商降價史上未曾有過的策略。一位云廠商人士對《IT時報》記者表示,“太卷了,這樣下去,大家日子都要不好過了。”

這也是2023年11月阿里云進行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成立公共云業務事業部后舉行的首次重磅發布會,而宣布降價的正是阿里云智能集團資深副總裁、公共云事業部總裁劉偉光。
短短一個小時的發布會,阿里云向云計算市場扔下了一顆“炸彈”。
核心產品全部降價
本次降價采用官網直降的形式,其中,云服務器ECS最高降36%、對象存儲OSS最高降55%、云數據庫RDS最高降40%,都是用戶上云使用頻率最高的核心產品。
以最受中小企業歡迎的云服務器u1產品為例,購買2c4g配置的五年版需要768元/年,降價后僅需485元/年,降幅36%。對象存儲OSS標準存儲-本地冗余從0.12元 /GB/月降至0.09元 /GB/月,降幅達25%。數據庫方面,以RDS MySQL基礎系列為例,購買1c2g通用型配置的五年版需要936元/年,降價后僅需562元/年,降幅40%。此外,阿里云還將云數據傳輸CDT的每月免費公網流量額度從10GB提升至20GB。
“這個價格的確是全網底價了。”一位熟悉云服務價格的專業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2023年4月,阿里云也曾經宣布過一次降價,核心產品價格全線下調15%至50%,存儲產品最高降幅達50%,當時騰訊云、移動云、天翼云也都陸續跟進了降價,但在與實際客戶談判時,其他跟隨者的折扣價比起阿里云還是有優勢,此次降價真是“刀刀見血”,確實擊穿了友商的底價。
源自去年11月的阿里云組織機構調整戰略目標非常明確——“AI驅動、公共云優先”,阿里巴巴集團CEO、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吳泳銘提出,要對所有產品和業務模式做取舍,減少項目制銷售訂單,加大公共云核心產品投入,而新成立的公共云業務事業部要以規模優先、擴大市場占有率為目標。
無論何時,對于標準商品和服務來說,“低價”都是贏得競爭最有力的武器,2024年的淘寶和阿里云,選擇了同一個方向。
新老同享降價
“我一定要再重復一下,這次降價是新老同享,老用戶訂單里的未履約部分同樣可以享受新的價格。”發布會上,劉偉光在談及此次降價和以往的不同時,反復強調了此點。
此次降價,阿里云是直接在官網上執行,無論大客戶還是中小客戶,新客戶還是老客戶,都可以在阿里云官網上直接按照新的價格在線下單。以往企業降價或者推出優惠政策,目的大多是為了拉新,但此次阿里云降價,除了拉新,更重要的是維系老客戶,減少客戶流失。
針對老客戶,阿里云此次的優惠政策是,如果客戶在降價發布后3個月內續費,未消耗的包年時長可按新的價格重新計費。例如,某企業此前購買了10萬元包1年的云服務器,目前只用了6個月,只要客戶再續費1年,此前未消耗的5萬元云資源可按新的價格(降20%)重新計費,差額可抵扣續費訂單,即少付1萬元。
“買得越久,省得越多。”為了能鎖定長期客戶,阿里云鼓勵客戶一次性購買長期服務,以云數據庫RDS MySQL基礎版為例,如果按照新價格購買一年,節省23%,如果購買五年,則可以節省40%。通過低價,阿里云可以確保此后較長時間里的客戶穩定。
IDC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3Q3)跟蹤》報告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公有云(IaaS+PaaS)市場規模達535.66億元,阿里云市場份額下降5.8%,被華為云、天翼云和移動云三家“瓜分”。
然而,當阿里云強勢降級,以夯實“公共云優先”戰略時,整個公有云市場再度被攪動。事實上,在算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需求的刺激下,云計算市場仍在飛速上升。《云計算白皮書(2023年)》數據顯示,到2026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突破十萬億元。
劉偉光表示,云計算在中國發展十余年,多數行業仍處在用云的起步階段,非互聯網行業的公共云支出僅從2021年的24%上升至29%,而在美國,這個數字是58%,以前云是IT的一部分,今后IT是云的一部分,“未來云計算一定是企業和開發者的首選,而技術創新一定誕生在云上。”
此前阿里云曾表示,未來五年將保持業界最大投入壓強,建設具備最佳AI技術服務能力和全球競爭力的公共云計算網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