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新一輪競爭中,系統更新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近日,iQOO宣布了一項令人矚目的決策:為其2023年發布的旗艦機型iQOO 12額外提供一年的系統更新服務。這意味著,iQOO 12用戶將能夠享受到Android 18系統(基于初始承諾的Android 14加上額外的四年更新),并享有長達五年的安全更新保障。
然而,盡管iQOO的這一舉措展現了其對用戶長期體驗的重視,但在系統更新領域,三星依然是一個難以忽視的存在。三星近期在海外發布的S25系列(以及前代S24系列)承諾將至少提供七年的系統更新與支持,為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長期保障。

過去,除了蘋果一直以其iPhone的超長系統更新周期著稱外,大多數手機品牌往往只提供有限的系統更新服務,有的品牌甚至將安全更新與功能更新混淆,以節省成本。然而,近年來,隨著消費者換機周期的延長,手機品牌開始重新審視系統更新的重要性。
系統更新并非簡單的版本號升級,它涵蓋了系統更新、功能更新和安全更新三個方面。系統更新是指Android系統版本的迭代,為開發者提供新的API接口,以開發更多新功能。而功能更新則涉及系統核心組件之外的更新,隨著Google的Project Mainline計劃的推進,越來越多的系統核心組件被外部App化,使得功能更新與系統更新的界限變得模糊。

安全更新,雖然常常被用戶忽視,卻是保障手機安全的關鍵。Google每月發布Android安全公告,列出并修復已知的安全漏洞,并向手機廠商推送安全更新。然而,不同品牌的手機在安全更新頻率上存在差異,部分品牌只有旗艦機型才能及時獲得每月的安全更新。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換機周期的顯著延長,從2015年的24個月到2024年的51個月,手機廠商開始更加重視老用戶的體驗。為了留住用戶,它們紛紛承諾為舊手機提供超長的系統更新服務。同時,Android手機硬件性能的過剩也使得“舊硬件+新系統”的組合變得可行,不再像過去的老款iPhone那樣更新后性能下降。

Project Mainline計劃還允許手機廠商將功能從系統核心中剝離出來,以獨立App的形式實現。這一變化不僅降低了為舊手機提供新功能的難度,還減少了系統更新對舊手機性能的沖擊。隨著手機廠商在AI領域的發力,系統更新更多地體現在AI功能的提升上,而混合模型架構則進一步降低了對本地硬件的需求。
將手機系統的非核心功能剝離出來,封裝成獨立App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手機越用越卡的問題。通過更靈活的系統封裝方式,手機廠商可以針對不同手機的實際情況打包系統功能,避免了全量系統更新帶來的額外資源占用,從而提升了手機的長期流暢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