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7-2024 微學堂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49689號-30
智駕VS高配,2025年第一場“卷王”之戰,消費者該為誰買單?
一、價格貼身肉搏:吉利“背刺”比亞迪?
2025年開年,比亞迪與吉利的戰火從“價格戰”燒到了“智駕戰”。比亞迪秦PLUS智駕版以7.98萬起售,全系標配高速NOA和自動泊車,直接將高階智駕拉入10萬級市場。而吉利銀河L6 EM-i緊隨其后,以同價7.98萬起售,卻祭出“彩電大沙發”的高配策略,試圖用更豪華的座椅、更大的屏幕和獨立懸架爭奪用戶。
秦PLUS智駕版次低配即搭載“天神之眼C”三目智駕系統,支持高速領航和全場景泊車,但入門款需加價1萬升級智駕。
銀河L6 EM-i全系標配后多連桿獨立懸架、14.6英寸橫屏、座椅通風加熱,甚至9.98萬版本即配備L2級輔助駕駛,但缺少高階智駕功能。
爭議焦點:消費者更愿為“技術平權”的智駕買單,還是為“肉眼可見”的高配掏腰包?
二、動力與能耗:誰更懂“既要又要”?
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將秦PLUS智駕版的虧電油耗壓至2.93L/100km,一箱油續航超2000公里,堪稱“省油天花板”。而銀河L6 EM-i換裝1.5L單擋DHT混動系統,WLTC虧電油耗3.8L,雖略遜于比亞迪,但電機功率更高(160kW vs 秦PLUS的145kW),加速性能更優。
實測對比:
城市低速路段:兩車動力響應均輕快,秦PLUS更側重平順性,銀河L6 EM-i則保留運動感。
高速超車:銀河L6得益于更大功率電機,80km/h后加速仍游刃有余;秦PLUS則依賴智駕系統降低駕駛疲勞。
用戶畫像:通勤族可能更愛比亞迪的低油耗,而追求駕駛激情的用戶或傾向吉利。
三、智駕VS高配:2025年的選擇題
比亞迪的“天神之眼C”系統以29個傳感器實現高速領航,泊車能力甚至優于新手司機。反觀銀河L6 EM-i,僅頂配提供L2級輔助駕駛(含ACC、車道保持),智駕功能停留在“能用但不夠聰明”的階段。
行業趨勢:比亞迪正以500萬年銷量目標推動智駕數據迭代,未來功能升級空間更大;而吉利若無法快速補齊智駕短板,高配優勢或被技術代差稀釋。
消費者疑慮:
“新手司機是否需要自動泊車救命?”
“高速NOA是否真能緩解長途疲勞?”
“彩電大沙發能否抵消智駕缺失的遺憾?”
四、配置與體驗:吉利的“田忌賽馬”策略
銀河L6 EM-i在舒適性配置上全面碾壓:
座椅:主駕通風/加熱/按摩(秦PLUS僅高配提供)。
車機:Flyme Auto系統+雙音區語音控制,流暢度優于比亞迪DiLink。
底盤:后多連桿獨立懸架濾震更佳,過彎支撐性強于秦PLUS的扭力梁。
而秦PLUS智駕版則勝在細節:
設計:龍顏美學+中國結尾燈,辨識度更高。
智艙:新增哨兵模式、3D控車等智能化功能。
五、市場勝負手:誰能笑到最后?
比亞迪優勢:智駕先發制人、品牌號召力強、銷售網絡覆蓋縣級市場。
吉利反擊:終端優惠靈活(部分地區L6 EM-i優惠后僅7.28萬)、配置差異化明顯。
行業預判:若吉利年內推出10萬級智駕車型,或能扭轉戰局;若猶豫不決,比亞迪的“數據飛輪”將加速拉開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