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豐田公告計劃在上海投產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成為繼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中國獨資建廠的外資車企,在市場引起廣泛關注。
豐田為何選擇在中國本土化生產?又為何選擇上海金山?而接連拿到大項目的上海,在招商布局上有何優勢?暗藏了哪些不足?
多位產業人士對記者分析稱,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完備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是推動豐田獨資設廠的重要因素。而上海是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之一,生態發達,不過也面臨產業用地空間受限、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程度差強人意等問題,某種程度而言,這也是豐田選擇上海,且把廠區放在金山的原因。
新能源汽車世界工廠
中國在新能源汽車轉型走在世界前列,2024年以來新能源滲透率首次突破50%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3128.2萬輛和3143.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7%和4.5%。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
而上海市是新能源汽車的重鎮,2019年牽手特斯拉投建超級工廠,以“當年動工、當年投產、當年交付”速度刷新世界。這一手筆也被產業津津樂道,被認為是帶動本土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崛起的關鍵一步。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分省市數據來看,上海產量122.46萬輛,排在第二位。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共推廣新能源汽車27.83萬輛,歷年累計推廣164.5萬輛,推廣規模居全球城市第一。累計建成各類充電樁91.3萬個、換電站225座,車樁比約1.8:1,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對記者表示,上海是我國最重要且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研究基地,同時擁有較為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體系,包括電池、電控、電驅動系統等關鍵部件的生產和供應。
上海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王振也認為,豐田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選擇上海,有其必然性。豐田在中國的汽車整車項目,主要布局在廣東,因此,需要在擁有更好區位優勢和更大市場空間的上海和長三角地區實現布局。
“特別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由上海引領的長三角地區,不僅是世界工廠,而且可以認為,新能源汽車已經培育成長為世界級產業集群。”王振稱。
產業用地、科技融合挑戰
上海都是我國經濟中心城市,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中肩負著龍頭引領作用的重任。但是,在產業發展中也面臨不少問題。
上海民建就曾刊文表示,上海的土地資源十分稀缺,面積僅有6,341平方公里,人口承載量大,大部分土地被用于保障城市建設和居民生活。同時,隨著上海的產業園區數量不斷增加,這導致土地資源更加緊缺,很難找到足夠的土地來支持新的產業園區。
某種程度而言,這也是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項目選擇金山的原因。
曾剛分析,金山是上海南北轉型戰略的核心區域之一,支持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項目落地金山,有助于上海經濟協調、均衡發展。
此外,金山區有利的地理區位條件。其臨近臨港新城,有助于共享上海已有和計劃建設的新能源汽車重要研發機構、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以及物流體系。
特別是,金山有較為充沛的產業用地。工業配套設施日益完善,盤活低效成量工業用地潛力巨大,為項目落地提供了充足的建設用地保障。
曾剛坦言,“上海在長三角地區的比較優勢十分明顯,但也面臨著產業用地空間受限、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程度差強人意等問題。”
為此,其建議,第一,構建以龍頭企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當好城市政府服務企業的“店小二”;第二,切實推進跨地域產學研用金一體化。充分利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帶來的機遇,遵循“揚長避短”思路,大力發展創新飛地、產業飛地;第三,聯合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
曾剛表示,長三角是我國經濟進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上海要扛起引領者責任,秉承“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與蘇浙皖聯合建設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世界級產業集群。
鏈主、場景等特色招商
實際上,不僅是豐田雷克薩斯,同月,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投產。
據了解,這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之外投建的首個儲能超級工廠,于2024年5月開工建設,比特斯拉汽車上海超級工廠用時縮短了3個月,再次刷新中國速度。
曾剛評價,“爭搶龍頭企業重大制造項目是新時期城市政府的理性選擇。”
在其看來,大投資意味著創造新GDP、稅收和就業,重大投資項目促進當地經濟增長效果明顯,而且龍頭企業是產學研一體化的主導者,不僅將推動產業創新,而且還能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的集聚和發展,龍頭企業入駐將顯著提升城市產業競爭力。
而上海之所以能夠不斷獲得這些大項目的青睞,背后與其獨特的招商政策密切相關。
今年1月,上海市印發 《關于促進本市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在招商產業上強調,要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重點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六大重點產業等開展工作。
在招商方式上,則采用依托“鏈主”企業,加大智能工廠、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超級應用場景開放力度,加快以算力、算法、語料為基礎的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吸引大模型等高算力需求企業來滬布局等獨特方法。
曾剛認為,“上海的鏈主招商、場景招商、要素招商等獨特方法可為切中了當下高水平、高質量招商的痛點和難點。”
具體而言,首先,目標高。瞄準集成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鏈主企業需求,著力建設產業高地;其次,思路新。提出了“以更大的市場機遇吸引優質項目落地”的新思路。
最后,系統性強。圍繞“實體型招商項目落地”關鍵目標,提出了“建立產業基金和市場化基金聯動機制”,為招商和服務一體化建設提供了包含不少“真金白銀”條款的上海招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