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共宿州市委黨校隊伍現狀及事業發展需要,為做好中共宿州市委黨校面向社會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工作,現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引進計劃
引進崗位、所需專業及人數等,詳見《中共宿州市委黨校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崗位計劃表》(附件1)。
二、引進對象及條件
(一)引進對象及基本條件
博士研究生,年齡35周歲及以下(1988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以此類推)。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年齡放寬至45周歲及以下;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放寬至50周歲及以下。在讀博士研究生報考的,學歷、學位證書須于2025年12月31日前取得。同等條件下,中共黨員(或中共預備黨員)優先。
且符合下列各項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遵守憲法和法律;
2.政治立場堅定,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熱愛黨的干部教育培訓事業,品行端正,學風嚴謹;
4.具備崗位所需專業素養、學術功底和教研能力,需有以第一作者發表三類期刊論文1篇或以上,且符合附件1所列專業要求。
5.身體健康,能夠勝任教研崗位工作。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報考:
1.不符合引進崗位條件要求的人員;
2.現役軍人;
3.被依法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人員;
4.在各級各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中因違反《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規定》被記入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應聘人員誠信檔案庫,且記錄期限未滿的人員;
5.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和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員、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期限未滿或者正在接受紀律審查的人員、處于刑事處罰期間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調查尚未做出結論的人員;
6.按照國家、安徽省有關規定,尚在最低服務年限內的機關、事業單位正式在編工作人員;
7.法律規定不得參加報考或聘用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其他情形人員。
報考者不得報考聘用后即構成《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回避規定》第六條所列情形的崗位。
三、工作崗位及待遇
此次公開引進崗位為中共宿州市委黨校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專業技術崗位,從事黨校教學、科研、咨政工作。在宿州市委黨校服務5年以上的,按不同層次類別兌現人才引進待遇,引進待遇詳見《中共宿州市委黨校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待遇》(附件2)。
四、引進程序和辦法
本次公開引進工作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采取報名、資格復審、專業測試、體檢、考察、公示、聘用等程序進行。
(一)報名
1.報名時間:
公告發布之日起至2025年7月31日(以郵件發送時間為準。其間,人員一經招滿即通過中共宿州市委黨校網站發布公告截止報名)。根據報名情況,結合校教學、科研工作需要,適時對符合資格條件的高層次人才組織考試。
2.報名材料:
(1)《中共宿州市委黨校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資格審查表》(附件3)。應聘人員填寫的信息必須與本人實際情況、報考條件和報考崗位要求相一致,業績成果及獲獎情況需提供佐證材料。
(2)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正反面掃描件。
(3)符合報考崗位要求的博士學歷、學位證書掃描件(留學人員須提供教育部中國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對于已修完教學計劃規定全部課程、各科成績合格、尚未取得學歷(學位)證書的應聘人員,可憑學校出具的書面證明或畢業就業推薦表等材料報名。
(4)具有高級職稱的,提供專業技術資格證書掃描件。
(5)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報考,需提供有人事管理權限的主管機關出具的同意報考證明。
3.報名方式:
采取網上提交報名材料的方式。將相關材料發送到指定郵箱:szswdxzzrsc@163.com,郵件標題為“本人姓名+所學專業+報考崗位”。
(二)資格復審
引進單位根據考生網上報名提供信息,經初審符合崗位條件的,通知應聘人員在指定時間和地點進行資格復審。
資格復審時需提供材料: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本科以上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資格人員須提供相關專業技術資格證明材料。在海外取得博士研究生學歷的,應提供教育部學位認證書。暫未取得學歷學位證書的博士畢業生,須攜帶加蓋學校公章的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單、畢業生就業推薦表、按時畢業證明等材料。2025年12月31日前仍不能提供學歷(學位)證書原件的,招聘單位經研究可單方面取消錄用資格。
2.網上報名填報的《中共宿州市委黨校公開引進教研人員報名資格審查表》打印件及個人1寸免冠照片。
3.個人主要學術科研成果及相關獲獎資料(以近五年來成果為主。相關資料將作為考核環節重要評分依據)。
4.機關、事業單位在編工作人員須提供單位同意報考證明。
申報人員提供的信息和材料必須真實完整,個人最高學歷學位對應專業應與崗位需求專業一致。資格審查將貫穿人才引進全過程。應聘人員應對本人提交的信息和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凡提供虛假信息而通過資格條件審查的,一經查實,取消其聘用資格。
資格審查合格的應聘人員,發放專業測試通知,按指定的時間、地點參加專業測試。
(三)專業測試
1.組織方式:
采取面試與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面試總成績100分,考核總成績30分。面試分為試講和答辯。試講主要測試應聘人員的教學內容與架構、運用教學方法與技能、教學效果、語言表達及儀表舉止等;答辯主要測試應聘人員的邏輯思維、綜合分析研判問題能力及發展潛質等,其中,答辯流程包括專家提問、現場答復、評議評分等環節。考核主要側重于應聘人員的學科背景、專業素養、理論功底、科研水平及研究成果等學業方面的綜合評價。
2.面試及考核安排:
(1)面試。參加面試的應聘人員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證到指定地點參加面試,否則視為自動放棄。應聘人員參加面試的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
(2)考核。面試成績達到70分及以上的應聘人員列入考核對象。考核由考核專家組根據應聘人員資格復審時提供的相關信息資料,對應聘人員學業、學術及職稱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打分。
3.成績合成與公示:
應聘人員總成績滿分100分,按面試成績的70%加考核分數計入,即:
總成績=面試成績(面試得分×70%)+考核成績
考核工作結束10個工作日內,應聘人員總成績在宿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中共宿州市委黨校網站公示5個工作日。
(四)體檢
根據專業測試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按照1:1比例確定體檢、考察對象。
總分相同的,按面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確定體檢對象。體檢參照《(試行)》及有關規定執行。應聘人員不按規定的時間、地點參加體檢,視作放棄體檢資格。
(五)考察
體檢合格者列為考察對象。考察工作參照公務員考錄考察工作的辦法進行。主要對體檢合格的人員進行資格條件的復核和德、能、勤、績、廉以及需要回避的情況等考察,考察不合格不予聘用。
應聘人員在體檢、考察環節出現不合格或自愿放棄的,按照規定程序和時限,在同崗位報考人員中,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進行等額遞補,各崗位遞補次數不超過兩次。
(六)公示
綜合體檢考察情況,確定擬聘用對象,并進行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
(七)聘用
公示無異議或公示、考察結果不影響聘用的,履行簽約聘用手續。
應屆博士畢業生須在公示結束后30日內到學校簽訂三方協議,逾期取消擬聘資格,考核結果無效。應屆博士畢業生須在2025年12月31日前報到。
歷屆博士畢業生及其他高層次人才須在公示結束后30日內到校簽訂聘用合同,同時簽訂人才服務協議,辦理入職手續,逾期取消錄用資格。
報到時攜帶身份證、本科以上畢業證書、學位證書、離職證明等相關材料原件。國(境)外取得學歷學位者,同時應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非應屆畢業生如有聘用單位,入校報到時,須提供與原單位解除聘用關系的證明材料。
報到同時需提交科研考核材料,由學校學術委員會進行科研業績考核,確定人才類別。
五、組織領導與監督
本次引進工作嚴格執行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在市人才、人社部門的全程指導和市紀委監委駐市委組織部紀檢監察組的全程監督下實施,并接受社會和有關部門的監督。
咨詢電話:0557-3051739
監督電話:0557-3039631
附件:1.中共宿州市委黨校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崗位計劃表
2.中共宿州市委黨校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待遇
3.中共宿州市委黨校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資格審查表
附件1
中共宿州市委黨校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崗位計劃表
崗位名稱
(代碼)
|
計劃引進人數
|
引進崗位所需資格條件
|
專業
|
學歷
|
學位
|
政治
面貌
|
年齡
|
專業技術崗位(2024001)
|
4
|
一級學科:政治學(0302)、馬克思主義理論(0305)、中共黨史黨建學(0307)、紀檢監察學(0308)、中國史(0602)
二級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010101)、中國哲學(010102)
|
研究生
|
博士
|
不限
|
35周歲以下(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年齡放寬至45周歲及以下;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可放寬至50周歲)
|
專業技術崗位(2024002)
|
3
|
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0201)、應用經濟學(0202)、法學(0301)、社會學(0303)、法律(0351)、社會工作(0352)、中國語言文學(0501)、新聞傳播學(0503)、心理學(0402)、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工商管理學(1202)、農林經濟管理(1203)、公共管理學(1204)
|
研究生
|
博士
|
不限
|
35周歲以下(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年齡放寬至45周歲及以下;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可放寬至50周歲)
|
附件2
中共宿州市委黨校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待遇
一、人才類別
1.拔尖人才:年齡在50周歲及以下,具有博士學歷學位的教授,學術影響較大,業績成果豐碩,工作能力突出,能夠在學科專業建設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且具備下列條件之一:①以第一作者發表二類及以上期刊論文3篇及以上;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及以上;③獲得國家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獎勵。
2.博士(分為四類):
A類博士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①以第一作者發表二類及以上期刊論文3篇及以上;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③獲得省部級二等獎及以上科研獎勵。
B類博士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①以第一作者發表二類及以上期刊論文2篇;②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③獲得省部級三等獎科研獎勵或市廳級二等獎及以上科研獎勵;④已正式出站的博士后。
C類博士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①以第一作者發表二類及以上期刊論文1篇;②主持市廳級科研項目;③獲得市廳級三等獎科研獎勵。
D類博士聘用時需有以第一作者發表三類期刊論文1篇或以上。
相關說明:人才類別中所列業績成果,是指攻讀博士以來,博士期間或者近五年取得的業績成果為主,有關等級、類別依照《安徽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條件》(皖校發〔2022〕30號)和學校有關文件規定。
二、引進待遇
人才
類別
|
不同
層次
|
購房補貼
|
科研啟動經費
|
其它待遇
|
拔尖人才
|
|
135萬元
|
30萬元
|
租房補貼2000元每月(限三年,本市內無房。如提供人才公寓,不再同時享受租房補貼),每月3000元生活補貼(三年內)。
|
博士人才
|
A類
|
125萬元
|
20萬元
|
三年內工資待遇享受副高待遇(未獲評副教授者),租房補貼1500元每月(限三年,本市內無房。如提供人才公寓,不再同時享受租房補貼),每月3000元生活補貼(三年內)。
|
B類
|
105萬元
|
15萬元
|
三年內工資待遇享受副高待遇(未獲評副教授者),租房補貼1500元每月(限三年,本市內無房。如提供人才公寓,不再同時享受租房補貼),每月3000元生活補貼(三年內)。
|
C類
|
85萬元
|
10萬元
|
三年內工資待遇享受副高待遇(未獲評副教授者),租房補貼1500元每月(限三年,本市內無房。如提供人才公寓,不再同時享受租房補貼),每月3000元生活補貼(三年內)。
|
D類
|
35萬元
|
5萬元
|
三年內工資待遇享受副高待遇(未獲評副教授者),租房補貼1500元每月(限三年,本市內無房。如提供人才公寓,不再同時享受租房補貼),每月3000元生活補貼(三年內)。
|
附件3
中共宿州市委黨校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資格審查表
報考崗位代碼:填表時間:年月日
姓名
|
|
性別
|
|
出生年月
|
|
(證件照)
|
身份證號碼
|
|
籍貫
|
|
民族
|
|
政治面貌
|
|
學歷/學位
|
|
畢業院校及所學專業
|
|
畢業時間
|
|
博士論文
題目及進展
|
|
|
工作單位
|
|
職務/職稱
|
|
通訊地址
|
|
聯系電話
|
|
個人研究特長及
今后研究方向
|
|
教育
背景
|
本碩博:(須寫明起止時間、畢業院校、專業)
|
工作
經歷
|
|
獎懲
情況
|
|
主持/參與
課題
情況
|
|
論文
發表、
論著
出版、
咨政
獲批
情況
|
|
直系
親屬
及
主要
社會
關系
|
姓 名
|
關 系
|
工作單位及職務
|
|
|
|
|
|
|
|
|
|
|
|
|
|
|
|
健康狀況
|
是( )否( )(曾)患有重大疾病
|
誠信承諾
|
本人上述填寫的內容和提供的材料、證件均真實、有效。若有不實之處,自愿承擔一切責任。
簽名:
|
備注
|
|
|
|
說明:1.請應聘人員如實準確填寫,若隱瞞有關情況或提供虛假材料的,取消專業測試或聘用資格,并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2.“直系親屬及主要社會關系”包括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
3.“重大疾病”指身患惡性腫瘤、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終末期腎病、重性精神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