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二線豪華品牌中,雷克薩斯始終堅持全進口,這個維持了品牌的格調,也是它的主要賣點之一。但現在雷車要放棄這份“榮耀”了,消息人士稱目前雷克薩斯正在和有關部門接觸,計劃效仿特斯拉在上海建廠。雷克薩斯國產這個事情,大家先不用太激動,因為這個廠主要是為電動車型準備的,燃油車型預計也會安排生產線,但時間要靠后一點。網友都很好奇,雷車國產后會不會更便宜?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大家都知道豐田在國內的合作伙伴是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它們有現成的生產線和足夠便利的條件,那么雷克薩斯為什么不選北京和廣州,反而選擇在上海建廠?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它是要100%獨資,而且上海是對外開放的橋頭堡,雷克薩斯想獲取到更多政策、土地以及稅收等方面的支持。其次這個廠是為新能源車型準備的,有特斯拉開路,上海的相關產業鏈十分成熟。還有就是依然要維持品牌的調性,盡管國產后沒有了進口光環,但我是獨資,而且和國內的合資品牌沒啥聯系,豪華車高級感還是有的。
雷克薩斯現在也還是賣的好好的,怎么就突然要在國內建廠呢?這是因為它要發力新能源了,這一塊的產業玩法沒辦法像油車那樣。進口車型看起來運輸成本和關稅高,但它其實算是輕資產運營,不用在當地生產也就不需要大量的廠房和工人。而且大量就業崗位和大部分稅收都能留在當地,相比之下進口成本就不值一提了,何況這個還是消費者來買單。這就很適合高溢價但規模又沒有那么大的車企,比如保時捷等一眾超豪華品牌,幾千幾萬臺的銷量在當地建個廠不劃算。但切換到電車,我們有完備的全產業鏈和領先的技術優勢,還是最大的消費市場,你不國產就毫無競爭力。
有人問這是不是意味著未來我們能買到便宜的雷車了?上面其實已經講的很清楚了,雖然沒有進口那些七七八八的成本了,但建廠和生產線以及雇傭產業工人等等成本就來了。我個人覺得雷克薩斯可能是拿不到特斯拉那樣的優惠政策的,上海給錢又給地把馬斯克扶起來,為的是布局新能源產業鏈,要的是就業和稅收。特斯拉和上海算是相互成就,但雷克薩斯作為后來者,一定程度上是來享受前人的發展成果的,你能反饋的東西不多,能拿到的自然也不會多。不過,它作為知名豪華油車品牌,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小幅度的優待還是會給的。
所以雷克薩斯自己來中國“創業”,大頭基本是要自費的,這么高的成本砸下去,最終都要從消費者身上收回來。而且雷克薩斯怎么說也是豪華品牌,定價方面自然不會跟合資車和國產車一樣,這樣來看,你想買便宜的雷車是很難的。至少前期基本不可能,就像19萬的寶馬i3一樣,剛上市的價格可是在35.39萬—41.39萬,比燃油3系還要貴的。當然,如果雷克薩斯沒有操作好,旗下的電車后期也可能跟寶馬一樣優惠大清倉,這時候你可以抄底了。不過,它廠都建了,后期部分燃油車下也會國產,比如ES和RX等車的售價或許會下調。
寫在最后
豐田官宣將在電動汽車和人工智能技術領域投資767億元人民幣,首先受益的就是雷克薩斯。大家買它燃油新車的時間只剩下五年多了,因為在豐田的規劃中,預計到2030年,雷克薩斯只提供純電車型。像中國、北美以及歐洲等主要市場將實現100%純電車型銷售,目標是年銷售100萬輛。在部分市場燃油車型還將銷售一段時間,但到2035年則會徹底轉型為純電品牌。為了達成目標,在中國市場將采用比亞迪超級混動技術,這是不是意味著雷克薩斯會推出幾款插混新車過渡呢?大家期待它們來嗎,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