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7-2024 微學堂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49689號-30
聽說小米偷摸干大事了。
即將到來的小米發布會上,除了小米15 Ultra、SU7 Ultra這倆新品,還有一個新玩意兒亮相:
AI眼鏡!
起初極果君看到這個消息,也是一個超大黑人問號臉,what,小米啥時候偷摸做了AI眼鏡?
竟然就要上市了?
但很快我就發現,小米官方并未有任何相關發言,而是網友扒出了下面這個賬號:
因此,關于小米要做AI眼鏡的消息,就這么傳開了,甚至熱度大到上了熱搜。
網友討論量也是相當高。
畢竟都2025年了,AI不稀奇,眼鏡也不稀奇,但AI眼鏡...那就有意思了!
雖然在這個賽道上,美國企業Meta一直相當活躍,但對于咱中國老百姓來說,小米出品,那意義是不一樣的。畢竟大家已經見識過小米造車的“威力”,新手就是不知輕重......
而AI眼鏡,也算是小米為數不多,還未涉及的領域。
我們再來看這個小米眼鏡官方賬號,其實信息還挺多。
它認證主體為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雖然賬號尚未發布任何內容,但它僅關注的三個賬號中,就有小米雷軍,雷總。
并且小米眼鏡這個賬號帶著藍V。
按照常規操作,一般這種帶著藍V的官方賬號上線,也就預示著有重磅產品馬上要登臺亮相了。
比如說,之前的小米汽車。
這些信息加起來,網友們就徹底坐不住了。
之前就有人建議小米進軍眼鏡行業,將近視眼鏡價格打下來。
沒想到,小米直接一個大跨步,玩上AI眼鏡了!
這讓網友們相當激動,甚至還有人建議,可以給AI眼鏡裝上Deepseek。
但就在大家沉浸在熱烈討論中時,小米王化跑出來辟謠了。
原來這是小米多年前申請的老賬號,并非新上線。
看這說明,難道又是空歡喜一場?
其實不然,雖然王化說了賬號不是新賬號,但沒否認小米接下來就沒有眼鏡相關新產品。
這些廠商的話術,大家懂的都懂
這不,隨著小米眼鏡官方賬號的曝出,有數碼博主出面爆料,小米AI眼鏡會在本月底發布會上,和小米15 Ultra、SU7 Ultra同臺亮相。
意思就是,小米不僅造了AI眼鏡,而且馬上就要亮相了!
甚至此前有數碼博主爆料稱,小米AI眼鏡已獲得入網許可。據說,該產品原定要在今年3月至4月發布,但后面變更到了2月,與小米15 Ultra同臺。
所以搞了半天,網友們并非空歡喜一場,甚至股民熱情高漲,截至今天中午,小米集團股價已上漲4.07%。
而依靠小米這波熱度,AI眼鏡這一品類也再次推向高潮。
說起來,AI眼鏡并不稀奇,但奈何過于小眾,直到去年Ray-Ban Meta這個一年賣出100多萬臺的標桿產品出現,才算通過銷量徹底打開了玩家們的思路,AI眼鏡熱度迅速升溫到。到了下半年,從初創公司到大廠,幾乎一夜之間所有科技公司都開始入局眼鏡賽道。
雖然其中有些處于PPT狀態,都沒有拿出產品實物,但業內人士預測,2025年還將繼續上演“百鏡大戰”,包括三星、蘋果、字節跳動在內的科技企業都在計劃推出全新AI+AR眼鏡,這也將讓AI眼鏡乃至整個XR賽道迎來久違的熱鬧。
既然大家都入局了,想必小米也不會掉隊。。。。
甚至繼續深扒會發現,小米早就悄悄開始行動了。
目前企查查APP中公開信息顯示,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在AR眼鏡領域已經取得了顯著的專利成果。
大致來看,小米公司已經獲得了無線傳輸電路及AR眼鏡、AR眼鏡主體、AR眼鏡控制指環等多項專利授權。
此外,小米還有多項與AR眼鏡相關的專利正在實質審查中,包括“投屏眼鏡的控制裝置及投屏眼鏡”和“人機交互方法及增強現實 AR 眼鏡”等等。
專利一整就一大堆,小米愣是一句話都沒提過。
什么事情咱靜悄悄的干,輸了就當沒干過
雷總語錄,在此刻又應驗了。。。。
當然,光看這種專利,除了驗證產品存在的可能性,也瞧不出什么更多東西,于是極果君又去扒了扒,找到了一些關鍵信息。
去年11月就有消息傳出,小米早已與歌爾合作,這款AI眼鏡將搭載AI功能、音頻耳機模塊、攝像頭模塊,并以小米自有品牌形式發布。
同時多方消息傳出,小米AI眼鏡要“全面對標Meta Ray-ban”。
正如小米造車,一上來就對標特斯拉。
現在搞AI眼鏡,竟然還是要去對標行業大佬,而Meta Ray-ban正是Meta與雷朋合作推出的一款爆火產品。
外觀方面,目前已知Meta Ray-ban長這樣:
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太陽鏡,簡單大方,沒有過多的裝飾,日常佩戴出門不會過于醒目和張揚。
這種簡約感,貌似也很符合小米產品的特性。
功能方面,佩戴者可以通過語音指令直接調用眼鏡上的攝像頭,據說可以用它來聽歌,或是快速拍照錄像。
甚至讓AI分析當前視野中的物體,并回答相關問題。
這便是Meta Ray-ban的魅力所在。
而小米要“全面對標”的話,必然在外觀設計和功能性上有較大突破。網傳對于這款產品的出貨量,雷軍預期“在三十萬臺往上”,這個數字,足以見得小米公司對于這款AI眼鏡的信心之大。
另外還有消息稱,這款新產品將由山東某AR/VR領域龍頭企業獨家代工,這家企業同時也是Meta的供應商。
哦...全面對標Meta Ray-ban......
2025可以稱得上是AI元年,先是Deepseek火爆全球,現在輪到AI眼鏡。
老實說,雖然國內外很多公司都有發力,特別是去年下半年,包括小度、影目、閃極、Rokid、致敬未知、大朋、魅族等廠商,陸續推出了AI眼鏡產品,但從用戶反饋來看,大部分產品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
譬如去年年底卡著最后一個發布AI眼鏡的閃極,其產品按理說應該吸收了“百家之長”,但最后還是因為AI功能、畫質等諸多問題,遭到網友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