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錢學森老先生向國家建言,中國要跳過燃油車階段,直接進入減少環境污染的新能源階段。錢老預見了中國汽車工業前進的方向。今年4月上半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首次超過50%,本月第三周,新能源汽車的上險滲透率也首次超越50%,這是歷史性的時刻——新能源汽車成為主流,燃油車成為非主流。

在5月28日,比亞迪在西安舉辦了第五代DM技術發布會,董事長王傳福發表了20多分鐘的演講,回顧了比亞迪在插電混動領域的研發歷程。聽完王傳福的演講,我理解了為何“寧可幾十億打水漂”也要做插混的決心。
插電混動是新能源競爭最激烈的賽道
本文開頭已經說過,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滲透率突破50%,首次超過燃油車。而在今年4月的新能源批發結構中,純電占比為59%、插混為32%、增程為9%。2023年4月,純電為72%、插混為21%、增程7%。

2023年國內市場插電混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了85%,再結合目前絕大多數的中國品牌都有插混車型推出,插電混動已經成為了新能源市場競爭最激烈的賽道。

也正是基于插電混動成為用戶追求的“香餑餑”,王傳福也堅定了將插混走下去的決心。王傳福在發布會上說:“當工程師提到DM混動技術可以將虧電油耗降低到3L以內時,我當即拍板開干。如果失敗了,最多幾十個小目標打水漂,但一旦成功了,將會面對巨大的市場空間。”現如今,全球每賣出4臺插混車型,就有3臺是中國品牌。按照王傳福所說:“全球插混已經進入中國時刻。”
比亞迪的插混之路,就是要走別人沒走過的路
在DM技術發布會上,王傳福向大家回顧了比亞迪的插電混動研發之路,比亞迪的第一臺插混汽車可以追溯到2008年,比亞迪F3DM在西安比亞迪高新工業園量產下線。從2008年到2021年,比亞迪的DM技術已經經歷了四代。

雖然F3DM誕生于2008年,但比亞迪就已經開始研究新能源汽車的路線。王傳福回憶說:“做電池起家的比亞迪一開始是打算做純電動車,但那時候中國連燃油車都還沒有普及,新能源汽車更是一張白紙,動力電池技術還無法滿足純電動車的長續航要求,路上也沒有充電樁,在當時的環境下,跳過燃油車直接去做純電動車,顯然是不現實的。”
隨后比亞迪轉向了混動,但由于混動技術領先的日本企業建立了極高的專利壁壘,比亞迪便開始了以電為主、油為輔的混動系統方向,雖然這一領域,從來沒人干過,也沒有任何技術方案。但比亞迪認為,創新就是要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王傳福也在發布會上說:“我始終堅信插混車應該是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第一臺車,無論如何要堅持走下去。”

2008年,全球第一輛插電混動汽車——比亞迪F3DM下線。該車型搭載的DM雙模技術,也就是第一代DM技術,開創了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路線。
2013年,第二代DM技術推出,率先搭載在秦、唐等車型銷售。
2018年,比亞迪第三代DM技術推出,解決了虧電狀態下油耗高、動力不足的問題。
2021年,第四代混動技術DM-i推出,有了該技術的加持,比亞迪的插混車型從2020年的48000臺增長到2023年的143萬臺。實現了在中國每賣出的兩臺插混汽車中,就有一臺是比亞迪的。由此,比亞迪的插混之路走成功了。
第五代DM技術,再次改寫全球汽車的油耗史
經歷了四代更新的DM技術,雖然讓比亞迪成為了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但比亞迪并沒有停下在插電混動領域研發的腳步,于是就有了第五代DM技術,以及秦L和海豹06的上市即交付。

第五代DM以“快、省、靜、順、綠”的優勢再度刷新了插混技術的天花板,這得益于以電為主的動力架構、全溫域整車熱管理架構、智電融合電子電氣架構賦予強大的技術基底。

王傳福在發布會上說:“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有三個全球之最,分別是46.06%全球發動機熱效率最高、2.9L全球最低百公里虧電油耗、2100公里全球最長綜合續航。”不僅發動機熱效率再一次刷新了世界紀錄,而且中國品牌再次改寫了全球汽車的油耗史。
結束語:
在演講尾聲,王傳福說:“我記得20年前的北京車展,都是合資燃油車的天下,我們的新能源車根本沒人在意。20年后的北京車展,卻很難找到一輛新款燃油車。全世界都在看中國新能源汽車,許多國外車企甚至組團前來觀摩學習。”從無人問津,到全球矚目,中國汽車不僅迎來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也成為了全球汽車技術創新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