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4年,7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月度零售銷量首次超越傳統燃油車。11月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汽車總銷量的40.9%,較2023年提高9.3個百分點。
2025年,新能源汽車仍將延續慣性發展。樂觀估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有望達到1500萬輛,滲透率超過55%。2025年插混、增程式動力的車型銷量將超過800萬輛,增速達到60%,在新能源整體銷量占比接近50%。
銷量上,新能源汽車卻是突飛猛進。可隨之出現的問題也不在少數。比如保險問題,新能源車上險難,保費高;再比如說維修配件昂貴,這和上險難有一定的因果關系;還有二手車保值率太低的問題,折損直接由用戶承擔。
也就是說,雖然新能源汽車降價減少了購買成本,但是,上述三個問題卻在很大程度增加了消費者的用車成本,牽扯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隨著新能源市場的蓬勃發展,這些問題也將將擴大化。
因此,主管部門在近期也都出臺了相關的指導意見。比如金融監管總局等四部門日前聯合發布《關于深化改革加強監管促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目的就是就解決新能源車險投保難、投保貴問題。
未來,新能源二手車殘值過低的問題,也隨著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保有量的增多,回歸到一個理性的狀態。
新能源汽車為何上線難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保險行業承保新能源汽車3105萬輛,保費收入1409億元,提供風險保障金額106萬億元,承保虧損57億元。保險業共承保車系2795個,其中賠付率超過100%的高賠付車系有137個。
同時,“保費一年比一年高”成為新能源車主心中的痛。例如,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版的保險費用一年將近9000元。比亞迪秦PLUS第一年的保費大致在5000左右,沒出險的情況下,第二年保費大致在4000左右。
這遠超同級別的油車保費。即使保費如此高昂,新能源車主也要經歷了上險難的問題。尤其是那些出過險的車主,更是苦不堪言。原因在于,新能源車型的出險率太高。
有內部人士透露,"從我們2024年的保單數據看,新能源車的出險率是燃油車的兩倍。"
此外,未來更多的新能源車型將會采用上一體化大壓鑄、全鋁底盤、五連桿懸架等先進的技術,維修、更換成本必然會高,同時,車輛的智能體驗越來越先進,隨之智能硬件也越來越高級,損壞通常需要成套維修更換,絕對談不上什么維修經濟性。
而對于更早些年的新能源車,還有那些垮掉的新能源品牌,比如威馬,因為當時的保有量低,配件不好找,維修的價格一定也不會太低。還有一點,有些新能源車主是按照非運營車輛繳納保險費用,但實際卻是兼職跑網約車,因此新能源汽車整體賠付率高于100%。
車險作為汽車使用的重要一環,當前出現的新能源高賠付、上險難等問題已經迫在眉睫,保險行業和汽車產業需要協同聯動解決。當然,這還需要一個過程,大家需要耐心等待。
殘值低是無法言說的痛
另一個對消費者影響巨大的就是二手車殘值。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肖政三說,“2023年以來,二手車行業整體利潤率不斷下滑,利潤微薄成為新常態,賠錢賣車也成為普遍現象。”新車價格的快速波動,使得二手車保值率成為消費者無法言說的痛。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12月,插電混動、純電動車型三年保值率分別為45.5%和45.7%,降幅環比都有所增加。有部分新能源車型的三年殘值甚至低于40%。這和燃油車型52%的三年保值率相比,差距是相當大。
舉例來說,一款30萬的燃油車,三年之后能賣出15.6萬,車況好,或許還能再高一些;而一款30萬的純電車型,三年之后只能賣出13.71萬。
說到這里,肯定會有人拿購置稅說事。目前新能源汽車是免購置稅的,這是為了促進市場而采取的臨時措施。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成為主流,那購置稅必然是要回歸的。
還有,現在不少新能源品牌提供了厚道的車主權益,什么三電終身保修,電池、電芯質保,還有諸多其他用車權益,看著讓人心動不已。但這些都是有限制條件的。基本都是針對首任車主,一旦轉手他人,權益就作廢。
影響新能源二手車殘值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電池衰減和更換成本太高。以目前的技術來看,電池因為受到充放電循環次數和溫度的影響,容量會逐漸減少,性能每年都會衰減。同時,老化后的電池安全隱患也較高。更換電池的費用也相當高,少則五六萬,多則十幾萬。
還有一點,現在新能源車型包括智能駕駛、車機系統、語音交互在內的統智能體驗和配置,更新換代的速度特別快,電子屬性十分明顯。電子產品的保值是什么情況,大家都心知肚明,新能源車型也就可想而知。
當這種情況影響到利益相關方,比如市場的參與者,行業層面一定會建立統一的評估標準,使得亂象在一個可控范圍之內,保證行業不會被惡性循環拖垮。
百姓評車
以上,是我們在使用新能源車型中遇到的問題。有問題不怕,擺出來放在桌面上,有關部門給出指導意見,市場的參與者積極聯動,必通過市場化的工具進行調整。比如,針對二手車殘值不高的情況,現在就有車企推出保值回購服務。此外,社會資源也會參與進來,比如針對某些零部件,主機廠通過授權給第三方,這對行業發展是有極大幫助的。
還是那句話,這一切需要一個過程。在此之前,消費者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